译文
橘柚挂满了美好的果实,但却生长在深山旁侧。
听说您喜好我的甘美,我就暗暗自个修饰起来。
托身珍美光洁的玉盘,经历年月期待主人品尝。
但主人不赏识我的美质,久搁而颜色由青变黄。
倘若要人们深入了解我,还得凭借您作介绍啊。
注释
柚:或作“櫾(yòu)”,果名,橙类。
君:指某位享用者。好(hào):喜爱。
窃:私下,私自。雕饰:雕琢文饰。
委身:托身。“委身玉盘”,比喻投入仕途。
历年:经历年岁。冀:希望。
芳菲:芳香,香气。不相投:言不合意。
傥(
这是一首比兴体的作品,诗人借橘柚为比,来写自己的遭际和心愿。咏橘见志,屈原早年就写有《橘颂》,其开头几句写道: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”意思是说,天地孕育的美好的橘树,它只适应南方的水土,它把根深深扎入南国的土地,再也不愿意迁徙。这显然是借以表现自己的独立不阿、洁身自好的品格。这首“古诗”的写法当受到屈原的启发,但用意却不同。
此诗开头写道:“橘柚垂华实,乃在深山侧。”前句着一“垂”字,见出佳果累累,后句以一“乃”字转折,见出所生非地、难为人知的遗憾。可见此橘并不“壹志”于“不迁”,而是觉得自己具备这样的美质,就要见食、见用。
这是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作品,当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:作者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位显贵,委身于这位显贵的门下,期待引荐,但久不见动静,因而不免焦灼、怨望,作此诗投献,以期动其恻隐之心。东汉的统治者尊重处士只是表面,实际上并不能让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机会。
参考资料:完善
齐桓公出猎,逐鹿而走,入山谷之中,见一老公而问之曰:“是为何谷?”对曰:“为愚公之谷。”桓公曰:“何故?”对曰:“以臣名之。”桓公曰:“今视公之仪状,非愚人也,何为以公名?”对曰:“臣请陈之,臣故畜牸牛,生子而大,卖之而买驹,少年曰:‘牛不能生马。’遂持驹去。傍邻闻之,以臣为愚,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。”桓公曰:“公诚愚矣!夫何为而与之?”桓公遂归。
明日朝,以告管仲,管仲正衿再拜曰:“此夷吾之过也。使尧在上,咎繇为理,安有取人之驹者乎?若有见暴如是叟者,又必不与也,公知狱讼之不正,故与之耳,请退而修政。”孔子曰:“弟子记之,桓公,霸君也;管仲,贤佐也;犹有以智为愚者也,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