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瓜篇
曹叡〔魏晋〕
种瓜东井上,冉冉自踰垣。
与君新为婚,瓜葛相结连。
寄托不肖躯,有如倚太山。
菟丝无根株,蔓延自登缘。
萍藻托清流,常恐身不全。
被蒙丘山惠,贱妾执拳拳。
天日照知之,想君亦俱然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种瓜种在东面井边上,瓜藤慢慢地爬过了矮墙。
自从同你结为夫妻,我们就如同瓜葛永远联结相配成双。
我把身躯托付给你,就像倚靠在泰山上。
菟丝本来就是无根的草,只靠着藤蔓攀缘而上。
浮萍也是无根而托身于清清的流水,常恐身躯不得保全失掉依傍。
既然你给了我如大山一般的大恩惠,我侍奉你也定会忠诚恳切一如往常。
我这拳拳之心天日都能照见,想必你也都清楚明白我的衷肠。
注释
冉冉:慢慢地。
垣:矮墙。
瓜葛:两种蔓生植物,常用来比喻互相联结缠绕的关系。
不肖:自谦之词。
赏析
这是一首魏晋时代的乐府诗,作者曹叡。该诗通过用瓜藤、萍藻等比喻,描述一位新婚妇女的心声,体现了她期望丈夫不辜负自己的心情和对丈夫的依赖。
“种瓜东井上,冉冉自逾垣。”诗以瓜藤从井上蔓延、冉冉爬过了土墙起兴,暗喻着“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”乃是自然之理。“与君新为婚,瓜葛相结连。”从此以后,我们俩就如同瓜葛相连,生活在一起了。“寄托不肖躯,有如倚太山。”新妇自谦不肖,即不贤惠,而将丈夫比作泰山,这不是故意作践自己而抬高丈夫,在封建社会,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,故而这位新妇有这种卑怯心理,也是时代的烙印。“兔丝无根株,蔓延自登缘。”这两句说明自己无以自立,得依托丈夫方可生存,一样
曹叡
曹叡(204年-239年1月22日),即魏明帝,字元仲,豫州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(226年至239年在位)。魏文帝曹丕长子,母为文昭甄皇后。曹叡能诗文,与曹操、曹丕并称魏氏“三祖”,原有集,已散佚,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、乐府诗十余首。 19篇诗文
楚国先贤传·节选
张方〔魏晋〕
宗承,字世林,南阳安众人。承少而修德雅正,确然不群,征聘不就。闻德而至者如林。魏武弱冠,屡造其门。值宾客盈门,不能得言,乃伺承起,往要之,捉手请交。承拒而不纳。后为司空辅汉朝,乃谓承曰:“卿昔不顾吾,今可为交未?”承曰:“松柏之志犹存。”魏武不说,以其名贤,犹敬礼之。命其子修子弟礼,就家拜汉中太守。魏武犹以旧情介意,薄其位而优其礼,就家访以朝政,居宾客之右。
董遇三余读书
《魏略》〔魏晋〕
董遇字季直,性质讷而好学。兴平中,关中扰乱,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。采稆负贩,而常挟持经书,投闲习读,其兄笑之而遇不改。
遇善治《老子》,为《老子》作训注。又善《左氏传》,更为作《朱墨别异》,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:“必当先读百遍。”言: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”从学者云:“苦渴无日。”遇言:“当以‘三余’。”或问“三余”之意。遇言:“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”由是诸生稍从遇学。
三国志·周瑜鲁肃吕蒙传
陈寿〔魏晋〕
鲁肃代周瑜,当之陆口,过蒙屯下。肃意尚轻蒙,或说肃曰:“吕将军功名日显,不可以故意待之,君宜顾之。”遂往诣蒙。酒酣,蒙问肃曰:“君受重任,与关羽为邻,将何计略以备不虞?”肃造次应曰:“临时施宜。”蒙曰:“今东西虽为一家,而关羽实虎熊也,计安可不豫定?”因为肃画五策。肃于是越席就之,拊其背曰:“吕子明,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。”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时蒙与成当、宋定、徐顾屯次比近,三将死,子弟幼弱,权悉以兵并蒙。蒙固辞,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,子弟虽小,不可废也。书三上,权乃听。蒙于是又为择师,使辅导之,其操心率如此。